跳到主要內容區
  •  
  •  

課程規劃

本系研究團隊分為醫學電子暨資訊學群與生醫材料暨力學學群,研究方向規劃如下:

(一)醫學電子暨資訊群

 •發展微小化生理感測技術:以微型感測器搭配簡易設計且具備高效能之生理訊號處理電路,來量取不同的人體生理訊號為發展目標。在同時也須考量生理感測時所產生的感測器與人體組織之生物相容性問題,因此生醫材料的應用研究上也可多加著墨。

 •嵌入式系統於醫療電子系統之應用:有鑒於目前微處理器與多功能數位訊號處理晶片的發達,以高效能之微處理器與晶片為核心,以發展高效能系統平台及模組化之醫療儀器系統。

 •非侵入式量測技術之開發: 此部分將針對現有侵入式診斷技術作一檢討,並逐一發展相對應的非侵入式或者最少侵入診療技術,以減少受測者的痛苦。

 •遠距醫療與居家看護之綜合發展:在上述研究成果成型之後,將納入生醫資訊學理,整合智慧型監測及無線式傳測等技術,逐步發展適用於個人居家看護之遠距醫療技術,以協助個人平日之自我照顧與保健,以達成e-health與home-care之目標。

 •研製系統晶片以多元處理生理訊號:由於本校位於新竹市,鄰近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竹科竹南基地、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多所學研單位,因此可占地利便,結合本地雄厚的半導體資源,針對不同的生理訊號發展出微小化的系統晶片(System on a chip),以替未來小型醫療儀器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微型醫療儀器系統:結合系統晶片的發展,可進一步研發微型的醫療電子儀器系統。有別於一般醫療儀器,微型醫療儀器系統可方便個人攜帶並外出使用,除可提供全時的生理監控與診斷外,尚符合機動性醫療單位的需求,例如緊急救援和居家護顧系統等。

(二) 生醫材料暨力學組

 •生物流體力學的研究:結合生理學、電腦輔助製圖與電腦輔助流力分析等知識,落實可攜式治療用微流道生醫晶片之理論發展與設計製作。

 •科技輔具與健康器材的研發:以機電整合技術在復健器材之應用為主要發展項目,運用從解剖學、功能評估、生物力學與臨床疾病與傷害得來的相關資料,以製作輔具的各種材料,並依各部位輔具元件設計的原理、目的,適當的運用, 以期能夠研究出更適合、更舒適的輔具與器材。

 •運動生物力學的研究:藉由人體結構分析、動作行為分析、器材設計分析(括有運動器材、防護器具、訓練儀器)、環境分析(包括有場地、重力場、溫度、濕度、氣流、水流等項目的測試與分析),達到預防運動突發性及過度使用之傷害及提高效率及經濟表現的目的。